- 王嶽;金章旭;白毓谦;
<正> 在医学上有治疗价值的抗生素,除青霉素外,多半为放线菌所产生,因此放线菌为寻找新抗生素来源的主要对象。放线菌的自然棲所主要是土壤,土壤中抗生性放线菌的分布,就引起了从事分离抗生性放线菌工作者的注意,关于这一方面工作,除了 Benedict,Routien 与 Finley在他们总结性论文中,予以综合性的叙述外,尚有等,等,等,等,Fred 等,Kane 等,Nakazawa 等工作报告,总结过去报告的结果,列入表1。表1说明国外(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土壤中抗生性放线菌的分布情况。
1956年01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白毓谦;王嶽;
<正> 青霉“青—1”系由青岛带来本试验室,在含蛋白质优脂培养基中生长茂盛,孢子层青绿色,菌苔甚厚,基内菌丝橙黄色,老的培养,孢子层土棕色,孢子甚多。在合成优脂培养中生长较差,菌苔薄,形成菌丝束,(2-3×1mm),孢子层青绿色,基内菌丝白色或淡棕色。“青—1”的酦酵培养基以 Czapek’s 培养基(葡葡糖30克,NaNO_3 2克,K_2 HPO_4 1.0克,MgSO_4·7H_2O 0.5克·KCl 0.5克,FeSO_4 0.01克,水1000c.c.)最为适宜,至于在胰蛋白—葡萄糖,或其他合成培养基(酒石酸盐为碳源)中,培养液抗菌性能均不如 Czapek’s 培养基。在28℃培养9日后,培养液中即呈抗菌性能,11—13日后,其抗菌性能即达最高峰。
1956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7 ] |[阅读次数:0 ] - 王嶽;方一澄;白毓谦;金章旭;
<正> 放线菌“23—21”系由福州岭后山坟墓中分离得到。在合成一号培养基中,其菌苔黄色,所分泌色素渗透到基质内亦为黄色。其气中菌丝初为白色,后逐渐变为淡黄色,孢子丝直,孢予椭圆形(部分也有圆形和柱形),孢子丝凝聚分裂。其生理特征与所描述的 A.longissimus 相似,但 A.longissimus 孢子丝横隔分裂,色素不渗透入基质,所描述的 A.parvus 在形态上和放线菌“23—21”很相似,但克氏所列出之生理特征不够完全,参照 Waksman 所描述的 S.parvus 在形态上的区别在于 S.parvus 孢子丝螺旋,
1956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 林仁穆;
<正> 引言松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质量高低主要决定于颜色的深浅。其他特性,只占次要的地位。松香的等级,在国际市场上,都用西文字母表示。美国标准,分为13级;德国标准,分为13级;苏联标准,与美国标准相同,但又将 X、WW、WG 三级合称超级松香。松香的等级标准,不是按照自然的属性划分;它只是人为的标准。美国用12块7/8见方不同色度的玻璃块,作为初级标准。我国目前尚无松香初级标准的设置,为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习用的等级一致,首先应研究作为原始依据的初级标准问题。
1956年01期 1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0 ] - 唐仲璋;
<正> 引言绦虫中的假叶绦虫目(Pseudophyllidea Carus 1863)的代表种类在早期欧洲生物学者著述中已有记录。林那氏(1758)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已记有阔节裂头绦虫,称为 Taenialata.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本类绦虫增至五属。一百多年以来,学者们又增加许多新种属,到了现在本目已含有七科,成为绦虫纲中重要组成的部分了。本目绦虫在形态及宿主适应方面是多样的。有自单节片演化为多节片的中间形式,有寄生在水生脊椎动物和寄生在陆生脊椎动物的各种类,形态生活史的比较可看出该类蠕虫演化的各阶段,在绦虫系统发生的问题上是富有意义的。假叶绦虫的
1956年01期 3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0 ] - 林成耀;
<正> 引言自从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毛主席的报告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这个运动的胜利开展意味着我国农业改革,农业生产应用科学技术的时候已经到临。为着保证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必需有一系列的新措施。按照中央农业部的指示,本省农业领导部门曾提倡试在种单季稻地区改种双季稻,早晚稻间作地区改为早晚稻连作,以增加土地的复种面积,为提高本省水稻总产量的途径之一。据报纸所载闽东闽北已有试种双季获得增产的范例。福州郑依姆农业社
1956年01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0 ] |[阅读次数:0 ] - 丁汉波;
用“两孔调换法”将本地鸡的蛋白调换到华南鸭鸭蛋中,调换量为2—6毫升。共有12只无性杂种鸭和10只对照饲养至成鸭。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其生长率,产卵率及性状的变异等。经调换蛋白的杂种鸭,一般较对照鸭长得快,其中以调换2—3毫升蛋白的杂种鸭比较显著。调换6毫升蛋白的唯一杂种鸭,在最初5个月间的体重几和对照鸭是一样的。杂种鸭产卵数和卵重都超过对照鸭。至于羽色和体形方面,除调换6毫升蛋白杂种幼鸭的头部稍大外,没有发现其他显著的变异。从本实验所得的结果,调换适量的异种蛋白能够增加鸭的生活力,表现在生长率加速和产卵力的提高。
1956年01期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4 ] |[阅读次数:0 ] - 陈德智;
<正> 应用组织疗法来治疗广大范围内的各种疾病,在临床上已经证实是有效用的。但是,由于组织疗法的作用机制,化学性质,以及疗效的检查方法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阐明,因此在它的发展道路上还受着一定的限制。苏联保健卫生部曾于1951—1952两年组织了三十三个有关单位进行关于组织疗法问题的研究,结果认为组织疗法是有良好的前途,但是在理论上不同意费拉托夫院士的假定学说。
1956年01期 7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 林琇瑛;
<正> 引言1.纹沼螺与中华分枝睾吸虫的关系:中华分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病蔓延于东亚各地如中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及印度等。在我国分布广泛,除西北部较少外,全国都有,而以华南、广东、广西及香港一带流行最盛。当地人民感染百分率,在广东,潮州为19.2%,广州为3.17—36.18%,汕头为3.1%。1936年梁伯强氏在广州市解剖尸体250例,检出感染本虫者有123例,占全数50%,由此可见本虫在华南一带流行的情况。在华东如上海、杭州、苏州及南京各地亦有发生。中华分枝睾吸虫寄生在人体内临床症状的轻重是根据胆管中虫数的多少,如一时寄
1956年01期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91 ] |[阅读次数:0 ] - 林宇光;
<正> 引言肝片吸虫 Fasciola hepatica Linnaeus 的历史记载甚早。远在1379年法国牧童 Jehan de Brie就知羊多食毛棘植物毛莨(Ranunculus flamulla)而感染肝片吸虫病。Leeuwenhock(1704)报告羊食附有微生物(即囊蚴)之草叶而得肝片吸虫病。后来 Swammerdam(1752),Müller(1773)都曾先后发现肝片吸虫的尾蚴(Cercaria)。Bojanus(1818)首先报告其裂蚴(Radia)。Siebold(1835)发现其毛蚴(Mericidium)。最后,Thomas(1881-83),Leuckart(1881-82)
1956年01期 11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汪溥钦;
<正> 引言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Looss,1902)吸虫,据 Yamashita(1937)氏记载计分三亚科,33属,230种。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Fr(?)hlich)Looss,1899)是本科最普通的种类,寄生在鸡、鸭、鹅、鸽及水鸟等的阳中,分布遍及全球各地,诸如 Looss(1899)在埃及,Dietz(1910)在欧洲,Johnson(1920)在北美,Lutz(1924)在南美,Zunker(1925)和 Krause(1925a)在德国(同物异名 Echinostoma columbae),Tubangui(1932)在菲律滨,Anazawa(1929)在台湾,Beaver(1937)在美洲伊里诺斯(Illinois),
1956年01期 14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0 ] - 丁汉波;
<正>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Schneider)为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毒蛇,曾发现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但在福建是比较罕见,过去对于本种蛇的采地也没有详细的记载(Pope1935).1946年5月9日作者从捕蛇者得到一尾,据云系由本省福清海口一个石洞中获得。该尾蛇与一般金环蛇稍有不同(图一),有两枚前眼鳞,而一般金环蛇只有一枚前眼鳞。此外在两顶鳞间尚有一枚很小的鳞片(顶间鳞?),至于其他形态与一般金环蛇很相象,可算为金环蛇的一种变异。茲将其形态叙述于下:
1956年01期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0 ] - 王宠;
<正> 一、福建海岸的几个主要特点1.本省陆地的东缘的轮廓线,非常平直。这是将整个陆地和几个沿海较大岛屿结合在一起来观察的结果。这个边缘线不是实际的海陆界线,而是大陆东缘的突出于海中的许多曲折的线段末端的联结线。为便利起见,称这种线为海岸基本线。这海岸基本线非常平直,除在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处略有转折外,基本上成一直线状,约作 N40°E 走向。
1956年01期 16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85 ] |[阅读次数:0 ] - 林观得;
<正> 一、“洪山”河谷问题的性质“洪山”河谷是闽江下游航程上一个重要的部分。闽江在福州盆地的南台岛西端的淮安分两支,流经洪山桥称闽江(即北港),流经峡兜称岛龙江(即南港),这两支河流在罗星塔复合为一。洪山河谷长约四公里,河谷深,流急,侵蚀大于堆积,不象南港河道那样大部为沙洲沉积,这种自然条件提供航行上的利益较大。从河谷的面貌看,它是一个狭笮的河谷,与闽江其他部分宽阔的河谷不同,这段河谷是跟闽江一直发展下来的,或是有它自己历史发展阶段?它的河谷面貌和南北港其他
1956年01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0 ] - 唐一帆;
<正> 中学制图教学工作,目前我们还是比较生疏的。几年来我因为研究中学制图教学法,常有机会到各中学和制图教师们联系,并作比较有系统的听课和研究工作,初步总结了一些有关于中学生使用制图工具和学习制图标准的指导方法,今特提出共同讨论。关于使用制图工具的指导“教会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制图工具和简单测量工具的技能和作图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制图习惯”,这是中学制图教学上的首要任务,因为要使学生习得应用于几何作图法和用平面表现空间形
1956年01期 193-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