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进;
给出求解凸二次半定规划的交替方向法,并对这个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进行分析.
2010年04期 v.26;No.1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76 ] |[阅读次数:0 ] - 郭世乐;
利用三角矩阵代数的模范畴研究三级三角矩阵代数Γ的模范畴,证明了Γ-mod与六元组范畴ΓL等价.
2010年04期 v.26;No.114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0 ] - 许爱珠;林伟川;
证明了若f与g是两个非常数亚纯函数,满足E(S,f)=E(S,g)和E(∞,f)=E(∞,g),并且有λΘ(∞,f)+μΘ(∞,g)>1/2,这里S={ωω7-42ω2+70ω-30=0},且λ+μ=1,λ,μ∈[0,1],则f≡g.
2010年04期 v.26;No.114 10-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0 ] - 张毅;
设f为超越亚纯函数,讨论了f-Pn[f(k)]的值分布问题,得到关于Hayman问题的一个推广.
2010年04期 v.26;No.114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 陈福松;肖蓬;
研究并构造带有小参数的奇摄动三阶半线性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解的高阶渐近展开式,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并得到了解的高阶误差估计.
2010年04期 v.26;No.11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0 ] - 黄梅华;倪春霞;李学鹏;
给出一类二次系统的四次不变代数曲线的拓扑分类,得到其构成系统的同宿环的充要条件,并做出其全局相图.
2010年04期 v.26;No.11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0 ] - 郭智恒;潘日晶;
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距离的方法,给出了任意两个NURBS曲面间的最短距离计算算法.为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先用特殊的NURBS曲面给出了验证,然后用该方法对一般的非特殊的两NURBS曲面间的距离进行求解.
2010年04期 v.26;No.114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0 ] - 陈美霞;郭躬德;黄杰;刘永芬;
采用少类样本合成过采样技术(SMOTE)与二叉树多类支持向量机(BTSVM)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算法来解决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类别不平衡的分类问题.该方法首先对不平衡类别的训练集使用BTSVM分类,然后对求出各分类器中的支持向量使用SMOTE方法进行向上采样,最后用不平衡类别的测试集在新的分类模型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不平衡数据集的分类性能.
2010年04期 v.26;No.114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67 ] |[阅读次数:0 ] - 林秀;周淑颖;冯梅;林算治;
基于腔QED系统提出一种实现确定的多方受控的隐形传送未知的任意两原子态的简单方案.该方案利用多原子与腔的共振相互作用分别一步实现作为量子信道的特殊纠缠W态的制备和所需的幺正变换,而且完成隐形传态所需时间不随接收方的增多而增长.
2010年04期 v.26;No.11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0 ] - 梁鸿辉;谢灯;李兴华;
基于法拉第旋转机制和腔QED,提出了一个实现光子相位门的方案.该方案所用的腔是低品质的腔并且原子和腔之间不需要强耦合,这将降低实验的难度.
2010年04期 v.26;No.11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0 ] - 陈德福;林慧韫;黄通情;李步洪;谢树森;
在分析现有光子计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通道光子计数的单态氧(1O2)发光检测技术.利用光电倍增管H10330-45和多通道计数器MSA-300,成功开发了用于检测1O2发光的系统.实验测量了3种卟啉类光敏剂喜泊分、血啉甲醚和癌光啉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1O2发光时间分辨光谱,并得到了它们的1O2寿命分别为:11.31±0.06,10.88±0.06,11.65±0.07μs.结果表明多通道计数器可应用于检测1O2近红外发光.
2010年04期 v.26;No.114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58 ] |[阅读次数:0 ] - 王毅;王平;苏伟达;郭福源;赖发春;
利用16位微机为控制器,实现直流电机数字PID闭环速度控制.通过实验,给出PID参数的整定与系统动态特性的关系.
2010年04期 v.26;No.11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35 ] |[阅读次数:0 ] - 林玉满;张鑫;丁梅;甘莉;陈祖亮;
从某化工厂废水排放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4株对TNT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H1、H2、H3和H4,其中H1菌株对TNT的降解效果最好,经初步鉴定为奈瑟氏球菌属.正交实验表明H1菌株降解TNT的最适条件为:pH 7.0、温度30℃、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2 g/L、接种量为2.45×1011/L,在该条件培养30 h对100 mg/L TNT的去除率可达到98.2%.紫外光谱显示TNT经该菌株降解后在230 nm处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
2010年04期 v.26;No.114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吴琼洁;陈小华;蔡碧琼;
合成了配体水杨醛缩对硝基苯甲酰腙(H2L,C14H11N3O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036 27(7)nm,b=1.361 52(9)nm,c=0.923 63(6)nm,β=99.530(2),V=1.285 2(2)nm3,Z=4,Mr=605.54,Dc=1.474 g.cm-3,μ=0.111 mm-1,F(000)=630,R=0.067 7,wR=0.211 4.晶体内每个H2L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与相邻另一个H2L分子缔合成一个沿c轴方向的一维链状结构,O-N氢键键长为0.287 3(2)nm,O-H-N氢键键角为158.91°.通过电子光谱实验分析,其钒酰配合物VO(L)(CH3OH)(CH3O)的V原子为+5价.
2010年04期 v.26;No.11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87 ] |[阅读次数:0 ] - 陈登龙;吕玮;陈顺玉;陈育民;张青海;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乙醇溶液为基体,加入体积分数为6%的钛酸异丙酯,制得前驱体溶液,在高电场强度下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Ti(OCH(CH3)2)4复合纳米纤维,经600℃高温煅烧得到金红石和锐钛矿混杂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纤维,直径约150~200 nm.研究了不同电纺参数对PVP/Ti(OCH(CH3)2)4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的影响.通过差热-热重分析(TG-DSC)、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得的TiO2纳米纤维进行表征.
2010年04期 v.26;No.114 73-7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519 ] |[阅读次数:0 ] - 王琼生;王世铭;
应用DMTA技术研究了CaCO3、有机膨润土MMT和分子筛MCM-41等3种不同结构形态的纳米粒子及其加入量对PMMA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无机纳米粒子在20~200℃区间都能提升PMMA聚合物储能模量E′、阻尼E″和力学状态转变点(tβ、tg和tf),并呈现出随加入量并升的趋势.与粒状CaCO3相比,剥离型片层状结构的膨润土MMT和内腔有众多纳米通道构造的分子筛MCM-41更能显著提高PMMA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扩大力学状态热稳定区间和改变PMMA聚合物基断裂机理与能耗方式.
2010年04期 v.26;No.114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256 ] |[阅读次数:0 ] - 周冰洁;陈炳华;王晶晶;赖京菁;肖义军;
采用荧光法测定了寄生于夹竹桃、女贞、石榴、荷花玉兰和长梗柳等5种植物上的红花寄生不同溶剂(水、体积分数80%甲醇、体积分数80%丙酮)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有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且清除能力的强弱受提取剂、不同寄主来源的影响显著.以体积分数80%甲醇和体积分数80%丙酮为溶剂获得的叶提取物对.OH的清除作用较强;在5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甲醇提取物中,以长梗柳、石榴和夹竹桃上寄生的清除能力较强,其ρEC50分别为0.220,0.264,0.272 mg.mL-1.此外,统计分析显示红花寄生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05、0.640,表明提取物中酚性物质参与了清除羟自由基的反应.
2010年04期 v.26;No.114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33 ] |[阅读次数:0 ] - 林妙春;琚瑞利;汪彦愔;黄晓红;
分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溃烂体表的盾纤毛虫,经形态学鉴定为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 avidus),扩大培养后提取DNA进行ITS-5.8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贪食迈阿密虫与长拟尾丝虫(Parauronema longum)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74,在系统树中二者也聚成一支.表明病原体纤毛虫为不同于序列比对中其它纤毛虫种类,确定为贪食迈阿密虫,其与长拟尾丝虫的亲缘关系最近,是进化地位较高的一个类群.
2010年04期 v.26;No.114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0 ] - 杨民和;张宇玲;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成功检测到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中微管和微丝的分布情况.稻瘟病菌的侵染使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中微管、微丝排列方式发生明显的改变,这种排列方式的改变非常灵敏,且在亲和性互作和非亲和性互作之间差异明显.非亲和性互作反应中,病菌侵染早期微管、微丝均放射状向病菌侵染点分布,至寄主细胞产生过敏性坏死时,逐渐受到破坏而降解.亲和性互作反应中,微管、微丝在病菌侵染的早期则已开始降解,形成短棒状或点状结构,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细胞,病原菌侵染菌丝在寄主细胞中扩展时,难以观察到完整的微管、微丝.
2010年04期 v.26;No.114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33 ] |[阅读次数:0 ] - 张丽艳;李盈盈;张凤梅;毛宁;
对6种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虫草素的吸附和解吸特性进行研究,选择出JK006树脂为吸附虫草素的最适树脂;研究JK006树脂对虫草素的吸附热力学特性以及动态吸附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JK006树脂对虫草素静态吸附时间为50 min,在温度298~308 K和虫草素质量浓度范围内,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JK006树脂对虫草素的吸附是吸热过程,吸附可自发进行.动态吸附的最佳上柱条件:流速为0.75 mL/min,吸附液质量浓度为1.69 mg/mL.
2010年04期 v.26;No.114 101-10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08 ] |[阅读次数:0 ] - 陈晓峰;江贤章;毛若雨;
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Δ4,7,10,13,16,19n-3),构建了同时含C20-Δ5脂肪酸碳链延长酶(TFD5)和C22-Δ4脂肪酸碳链脱饱和酶(FAD4)基因的共表达质粒pYTFD5-FAD4.该质粒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使脂肪酸碳链延长酶与脱饱和酶基因置于各自启动子和终止子下获得的.共表达质粒pYTFD5-FAD4转化酿酒酵母所得到基因工程菌,在添加终质量分数为2%的半乳糖,终体积分数为1%的NP-40和0.3 mmol/L的底物二十碳五烯酸(EPA,20∶5Δ5,8,11,14,17n-3)下进行诱导,可直接转化二十碳五烯酸(EPA,20∶5Δ5,8,11,14,17n-3)生成二十二碳五烯酸(DPA,22∶5Δ4,7,10,13,16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Δ4,7,10,13,16,19n-3).
2010年04期 v.26;No.114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48 ] |[阅读次数:0 ] - 钟圣;王健;郑怀舟;林恬;黄儒珠;
在自然生境下,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nensis)、闽楠(Phoebe bournei)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的光饱和点在500~1 0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0μmol.m-2.s-1以内,表观量子效率在0.04~0.07之间,3种树种中福建含笑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叶绿素含量及叶氮质量分数最高,比叶质量最低;而观光木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光补偿点最低.因此,3种树种都能适应较广的光强范围,其中福建含笑在高光环境下具有很高的光合能力,而观光木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最高,这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生理生态依据.
2010年04期 v.26;No.11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90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04期 v.26;No.114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