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简报

  • 甘蔗不同收获时间蔗糖含量的测定及变化分析

    王婷;陈丽芳;苏俊波;叶冰莹;陈由强;

    为测定及分析甘蔗在不同收获时间蔗糖含量的变化,采用水处理甘蔗样品,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经Waters Sugar PakⅠ柱(6.5 mm×300 mm,10.0μm),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检测,流动相为高纯水,流速:1.0 m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结果显示该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6)<2%,回收率为95%~105%,蔗糖质量浓度为10~50 mg·mL-1.且甘蔗在不同的收割时间蔗糖含量变化较明显,基本在14:00~15:00时达到最大值.实验表明HPLC法能够较快且较准确测出甘蔗中蔗糖的含量.通过比较可知,甘蔗蔗茎中蔗糖含量是随着光合作用的强弱而变化的.

    2014年01期 v.30;No.135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327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新分布植物Ⅰ

    邱燕连;陈炳华;赵健;邱荣洲;王正伟;

    报道了福建省植物新记录属4个,即烟堇属Fumaria Linnaeus、山涧草属Chikusichloa Koidz.、梯牧草属Phleum Linnaeus和假硬草属Pseudosclerochloa Tzvelev;新记录种4个及亚种1个,即烟堇Fumaria officinalis Linnaeus、无芒山涧草Chikusichloa mutica Keng、鬼蜡烛Phleum paniculatum Hudson、耿氏假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ev和绒毛飘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 subsp.podocarpa(Nees)T.Koyama,其中烟堇F.officinalis为本省新归化植物.凭证标本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2014年01期 v.30;No.135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0 ]

  • 半局部环上的正交维数

    谢燕萍;周德旭;

    在半局部环R上,给出了模R/J(R)与环R的右Ext-正交维数和右Tor-正交维数,即A⊥-D(R),A⊥-dim(R/J),A⊥-D(R),A⊥-dim(R/J)四维数相等的条件.作为推论,得到常见维数的若干等式关系.

    2014年01期 v.30;No.135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0 ]
  • 由环的理想刻画的预包络

    尹芳芳;周德旭;

    给定环R的右理想J,引入了J-平坦模和J-内射模,并刻画了Hopfian模.当J为有限生成时,给出了左R-模的(单的,满的)J-平坦预包络的存在性的若干等价条件,推广了已有的一些结果.

    2014年01期 v.30;No.13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0 ]
  • 预Abel范畴中关于余核拉回的若干问题

    陈良钰;江雨;辛林;

    一般情况下,预Abel范畴中余核的拉回未必是余核.给出反例,讨论了预Abel范畴中余核的拉回是余核的几个条件.

    2014年01期 v.30;No.13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 Banach空间B(H~2(Γ))上初等算子S_(φψ)的谱的结构

    林群群;李景洲;苏维钢;

    设H2(Γ)表示Hardy空间,在Banach空间B(H2(Γ))上定义初等算子Sφψ,利用算子谱的精密结构的分析方法得到算子Sφψ的谱的结构.

    2014年01期 v.30;No.13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Loop细分的渐进插值方法

    林晓晶;潘日晶;

    提出了一种基于Loop细分的渐进插值方法.该方法是在两步Loop细分的基础上,通过渐进迭代更新网格上的点,使得网格的极限曲面插值于初始控制网格上的点.其中,两步Loop细分中的第一步是运用修改的Loop细分产生新的网格,第二步是对新的网格运用Loop细分产生极限曲面.本文证明了基于Loop细分的渐进插值方法是收敛的,并且有局部性和全局性.此外,该方法适用于任意三角拓扑网格.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

    2014年01期 v.30;No.135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94 ] |[阅读次数:0 ]
  • 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插值数据点及其切矢的PIA算法

    星蓉生;潘日晶;

    基于渐进迭代逼近算法生成插值数据点及其切矢的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其基本思想是用偶数项控制顶点来对应拟合数据点,用奇数项控制顶点控制相应切矢逼近,根据迭代公式不断调整控制顶点,当迭代次数趋于无穷时,一系列迭代曲线的极限曲线插值于给定的数据点及其相应的切矢.用该方法构造插值曲线是一个迭代过程,不必解线性方程组.

    2014年01期 v.30;No.135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01 ] |[阅读次数:0 ]
  • 加强立方网络的条件诊断度

    卢丽珊;周书明;

    多处理系统规模的扩大会增加系统某些元件的脆弱性.故障诊断就是系统通过内部测试来识别故障处理机的过程,故障诊断度是衡量互联网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条件诊断作为新的容错性的度量能更好地评估互联网络真实的诊断能力.求出了加强立方体网络EQ n,k(4≤k≤n)在PMC模型下的条件诊断度.

    2014年01期 v.30;No.135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简单比值型水体指数(SRWI)的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王晴晴;余明;

    以闽江口Landsat TM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水体及其背景地物光谱特征,根据水体在绿光波段(TM2)的亮度值高于中红外波段(TM5),而水体背景地物在绿光波段(TM2)亮度值低于中红外波段(TM5)的特点,提出了简单比值型水体指数(SRWI).该指数中的水体与其背景地物具有较好的可分性,将本依据应用用于不同类型的水体提取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SRWI方法适用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体提取,且操作简单方便,对水体信息快速提取有较强的应用意义.

    2014年01期 v.30;No.135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59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人脸特征提取

    邓小云;刘金清;吴庆祥;

    运用基于复杂度和最佳阈值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人眼特征定位并标准化图像,引入生物并行机制的脉冲神经网络训练输入图像,获得稳定的神经元突触强度矩阵,选取此矩阵系数作为人脸特征向量,用最近邻法则分类识别.利用该突触强度分布矩阵,注入刺激电流,神经网络中原始图像得以重建.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表情、姿态变化以及深度旋转的图像中特征定位准确,识别率较高.

    2014年01期 v.30;No.135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下载次数:36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前端调理电路设计

    朱金福;李晖;谢文明;李志芳;唐嘉铭;

    根据超声信号在组织传播衰减速度快,穿透深度与接收回波信号强弱成反比的特性,以及超声成像数据采集系统高增益、增益可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低噪声、宽带宽增益可调前端调理电路方案.系统合理地进行低噪声前置放大,基于AD8331的可变增益放大、滤波等,给出了各个模块的设计详图以及仿真结果,综合设计指标,为超声成像后期数据采集的调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4年01期 v.30;No.13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341 ] |[阅读次数:0 ]
  • 福州市餐厨垃圾主要成分与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

    苏玉萍;游雪静;詹旋灿;林日庆;陈丽华;

    对福州市不同类型的餐厨垃圾的主要的成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各特性指标对处理处置技术的影响.结果显示,福州市餐厨垃圾的pH值在3.24~5.81,呈弱酸性;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在70%以上,碳与氮质量比在11~23之间,原料盐分含量0.56%~2.31%、总磷0.06%~0.10%、蛋白质含量在12.41%~27.39%,表明福州市餐厨垃圾适合用厌氧发酵法进行资源化利用.

    2014年01期 v.30;No.135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91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樟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

    褚武道;陈文惠;艾金泉;周毅军;罗丽娟;

    在BRDF测试系统环境下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采集樟树叶片光谱,并用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观测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考虑到植物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叶片反射光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见光波段,选取400~900 nm范围波段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其中29个样本用于建模,10个样本用于验证,结果表明:当主成分个数为4时,PLS模型具有最佳的效果,4个主成分累计解释了99.91%的自变量信息和89.71%的因变量信息,此外,PLS模型能够充分利用高光谱信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与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拟合的估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PLS模型无论是从建模样本精度还是验证的误差方面均优于这两种传统的模型,适合于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叶绿素含量的估测.

    2014年01期 v.30;No.135 65-7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342 ] |[阅读次数:0 ]
  • 磷钼杂多化合物[H_3PMo_(12)O_(40)]·2(4,4'-bipy)·1.75H_2O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孟素芹;兰梅英;李超;陈建新;张治纯;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有机-无机杂化的Keggin型磷钼杂多化合物[H3PMo12O40]·2(4,4'-bipy)·1.75H2O(简称化合物1 bipy=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46 6(3)nm,b=2.122 7(6)nm,c=2.146 1(7)nm,β=98.082(12)°,V=5.171 0(3)nm3,C20H19Mo12N4O41.75P,Mr=2 165.64,Z=4,Dc=2.782 Mg·m-3,μ(MoKα)=2.946 mm-1,F(000)=4 080,R=0.062 2和wR=0.182 2.该化合物由一个Keggin型结构的多阴离子[PMo12O40]3-、两个2,2'-联吡啶和1.75个晶格水分子组成.杂多阴离子中的端氧原子、联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以及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而使晶体稳定存在.通过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微粒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能.

    2014年01期 v.30;No.135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0 ]
  • EVA交联发泡废弃物的机械力化学解交联调控及资源化利用

    张伟雄;刘灿培;王满凯;曾双友;林艺凤;王志喜;赖丽贞;颜小刚;

    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利用HAAKE流变仪Roller转子提供的机械能对乙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交联发泡废弃物料进行机械力化学解交联,形成塑性流的解交联产物.通过分析解交联产物的溶胶和凝胶量,并用扫描电镜表征解交联产物的表面形貌,得到解交联最适宜的时间和温度.解交联产物与纯EVA的共混物,再经过氧化二异丙苯产生的自由基引发交联,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获得最佳的共混配比,使交联发泡的EVA废弃物料资源化再生利用.

    2014年01期 v.30;No.135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丝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纤维

    吕玮;陈登龙;黄启池;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溶胶,研究了体系中水、盐酸的含量对其电纺性能的影响.用电纺法制备出表面光滑、尺寸均匀,直径500~600 nm的二氧化硅(SiO2)纳米纤维.由静电纺丝得到的SiO2纳米纤维经室温下干燥和800℃高温煅烧后,分别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法(TG)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2014年01期 v.30;No.135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104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ytb和COⅠ基因序列的蟒蛇分子鉴定

    柯文灿;武蕾蕾;吴文珊;陈友铃;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元Ⅰ(COⅠ)片段,分析比较了蟒蛇(Python molurus)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序列差异.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蟒蛇线粒体2个基因片段的总长度分别为1 200 bp(Cyt b)和1 100 bp(COⅠ),其两个基因序列中碱基G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碱基,基因片段的A+T含量都较高.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和UPGMA构建系统树.以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作为外群,对福州动物园的5个蟒蛇样品和NCBI上检索的样品进行遗传距离的测算,从遗传距离上来看:有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很近,一个是Fuzhou1、Fuzhou4和金门蟒蛇种群;另一个是Fuzhou2、Fuzhou3、Fuzhou5、缅甸蟒蛇种群和越南蟒蛇种群;印度蟒蛇种群Python molurus molurus(HM581978)与上述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次之,外群与其他样品距离最远.对5个蟒蛇样品和NCBI上检索的样品物种构建的系统树显示:Cyt b与COⅠ基因所构建的进化树基本一致,Fuzhou2、Fuzhou3、Fuzhou5与缅甸蟒蛇、越南蟒蛇为一支,为东南亚种群,与福建种群Fuzhou4、Fuzhou1、金门蟒蛇种群形成姐妹支,然后与印度种群Python molurus molurus(HM581978)聚到一起,构成大支.实验结果表明福州动物园的蟒蛇是福建本地种群和东南亚种群混养的.

    2014年01期 v.30;No.135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207 ] |[阅读次数:0 ]
  • 弓獭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核相变化的细胞学观察

    郑淑雅;饶小珍;陈昭娜;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弓獭蛤(Lutraria arcuata)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其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径55~60μm,核相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约50~55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10~30 min,精子入卵膨胀成球形;30~50 min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排出第1极体;50~60 min进行第2次成熟分裂,排出第2极体;同时精核和卵核体积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70 min左右,雌、雄原核联合,形成第1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70~90 min受精卵进行第1次卵裂,形成2个卵裂球;90~110 min进行第2次卵裂,形成1大3小的4个卵裂球.

    2014年01期 v.30;No.135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0 ]
  • 2001—2011年我国太极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吴敏;杨少雄;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对2001—2011年我国太极拳科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主题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竞赛规则与产业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偏少;刊载论文的主要渠道大多来自于体育院校学报,范围偏于狭隘,不利于太极拳科研成果的传播;核心作者和发表论文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称的作者数量还不太理想;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大多集中在比较热门的研究主题上.认为在太极竞赛规则及其创意产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研究主题方面的多视角拓展有利于更多研究者融入,并且促进研究成果的提升.

    2014年01期 v.30;No.135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599 ] |[阅读次数:1 ]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各学科载文、作者和被引统计分析

    黄家瑜;

    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各学科载文、作者、总被引频次和总下载频次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5年7个学科共刊载学术论文748篇,基金项目论文占90.2%,平均出版时滞281.1 d;第一作者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8.6%,校外作者占12.8%;篇均被引1.9次,篇均下载90.8次.载文最多的学科为数学(187篇),占25.0%;物理学科基金论文比最高(97.6%);其他学科篇均出版时滞最短(205.4 d);地埋学科篇均被引(4.1次)及篇均下载频次(146.9次)最高.

    2014年01期 v.30;No.135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征稿简则

    <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运动学等栏目,并不定期开设综述评论

    2014年01期 v.30;No.135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