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纯函数分担3个值集的唯一性定理

    许爱珠;陈俊凡;罗杰;

    从新的角度研究亚纯函数分担3个值集的唯一性问题,得到相关的唯一性定理.

    2014年04期 v.30;No.138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0 ]
  • 亚纯函数的公共值与幅角分布

    潘飚;

    设f(z)是下级大于2的超越亚纯函数,证明了复平面上存在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OR,使得以OR为分角线的任意小角域内,f(z)与其导函数f'(z)至多只有一个IM公共值.

    2014年04期 v.30;No.13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5 ] |[阅读次数:0 ]
  • 凸度量空间中的不动点和最佳逼近

    郭幼虹;黄福龙;

    讨论了凸度量空间上不动点的存在和最佳逼近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结论:设(X,d)是一个凸度量空间,F是X的非空闭子集,T:F→X是一个连续映射且T(F)包含于X的一个紧子集D中,则T有不动点当且仅当对每一个ε>0,T具有ε-不动点;设(X,d)是一个完备的一致凸度量空间,M是X的一个闭凸集,如果对每一个x∈X,PM(x)是单点集,那么最近点投影P:X→M是连续的;设(X,d)是严格凸度量空间,MX是非空闭集,且是T-正则的,如果T是紧自映射且u∈X使d(T(x),u)≤d(x,u),x∈M,那么M中每一个u的最佳逼近点都是T的不动点.

    2014年04期 v.30;No.13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0 ]
  • R_0g(t)-滤过复合Weibull过程模型的时变可靠度

    柯俊斌;

    考虑退化结构功能函数为随机过程,并考虑应力为滤过复合Weibull过程,由此导出一个时段内的时变可靠度公式.

    2014年04期 v.30;No.13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颖的单基因相位描述子的自然图像检索方法

    曾智勇;郑启财;池燕玲;

    提出了一种新的单基因相位描述子的自然图像检索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Riesz变换,获得图像的能量信息和结构信息,然后编码局部区域的单基因相位变化和每个像素的单基因相位特征,接着计算抽取的局部特征的统计特征并运用基于块的fisher判别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最后进行相似性度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描述自然图像,明显改善了图像检索的精度.

    2014年04期 v.30;No.138 20-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的建筑栋数信息提取研究

    苏彩霞;曹永锋;

    通过分析建筑物在不同极化数据上后向散射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的建筑栋数信息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筑初检测、联合HH与VV数据的检测结果修正以及使用面积阈值去除虚警3个主要部分.最后,在双极化TerraSAR—X图像上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并与基于单极化SAR数据进行建筑栋数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4年04期 v.30;No.13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48 ] |[阅读次数:0 ]
  • 离散正交波分系统及其MMSE均衡器设计

    史思红;王会琦;

    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一种高速无线传输技术被广泛用于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但目前常用的指数基内在缺陷制约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首先利用小波基替代传统指数基,并通过分析二尺度方程,推导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正交波分复用(OWDM)系统的矩阵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器,最后的系统仿真表明当选择合适的小波基类型,所提出的OWDM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传统OFDM系统性能.

    2014年04期 v.30;No.138 32-3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72 ] |[阅读次数:0 ]
  • 硅基PMMA/SiO_2-ZrO_2有机-无机复合光波导的制备研究

    王哲哲;赵高扬;林林;冯卓宏;郑志强;

    构建了一种硅基PMMA/SiO2-ZrO2有机-无机复合光波导结构,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基底上制备厚度约17μm的PMMA薄膜作为包层材料,在硅基PMMA上制备了具有紫外感光性的SiO2-ZrO2基有机-无机复合芯层薄膜.测得PMMA和SiO2-ZrO2基复合薄膜在光纤常用通讯窗口0.85,1.31,1.55μm波长附近的折射率差比δ分别为4.81%,4.55%,4.50%.利用芯层材料自身的感光性,结合紫外辐照技术,制备了硅基PMMA/SiO2-ZrO2基有机-无机复合光波导阵列图形,其最小宽度约25μm,厚度约5μm,图形规整、边缘清晰.通光实验表明该波导能够将波长1.53~1.55μm的光限制在波导内,实现光的传输和分束.

    2014年04期 v.30;No.13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26 ] |[阅读次数:0 ]
  • 含Schiff碱配体钒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陈奎治;陈小华;黄淑梅;

    设计合成了含ONO给体原子的邻羟基苯乙酮缩水杨酰腙配体,该配体与VO(acac)2在正戊醇中反应生成了钒(V)酰配合物[VO(C15H12N2O3)(OC5H11)]2,该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997 9(1)nm,b=1.144 3(2)nm,c=1.823 5(3)nm,β=103.018(2)°,V=2.028 7(5)nm3,Z=4,Dc=1.383 g·cm-3,μ=0.522 mm-1,F(000)=880,R1=0.045 6,wR2[I>2σ(I)]=0.114 8.该化合物是通过2个酚氧原子桥联2个金属原子形成的双核钒(V)配合物结构,每个钒原子都具有扭曲的VO(ONO)(O)(N)八面体配位构型.CCDC:986282

    2014年04期 v.30;No.13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08 ] |[阅读次数:0 ]
  • MoS_2/PMMA纳米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

    王琼生;王世铭;孙燕丽;郑立群;

    以液相溶剂热合成和表面改性技术制备的纳米MoS2作为减磨与增强剂,耐磨性差的PMMA为聚合物基,借助超声分散与溶液热流延技术制备MoS2/PMMA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研究MoS2对PMMA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材料的宏观组成、微观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低温段(<110℃),MoS2对PMMA动态储能模量E'在质量分数0~15%范围呈现出随粒子加入量增加而升高,≥15%又呈下降的趋势,对动态损耗模量E″则随MoS2加入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在高温段(>110℃),MoS2对E'和E″有提升作用,加入量越高E'和E″温升衰减越趋缓,E'相对稳定平台区间拓宽趋势越明显.MoS2/PMMA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进入粘流态转变温度tf也随MoS2加入量增加向高温偏移,耐热性提高.

    2014年04期 v.30;No.138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0 ]
  • EVA及其交联发泡废弃物解交联产物的交联动力学

    曾双友;刘灿培;王满凯;张伟雄;卢庆新;宋伟飞;

    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和硫化仪方法研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及其交联发泡废弃物力化学解交联产物(PDM)在过氧化异丙苯引发下的交联反应动力学.DSC分析显示,EVA和共混物(EVA/PDM)交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5.1和210.0 kJ·mol-1,指前因子(A)的对数值(ln A)分别为41.5和51.1;而硫化仪法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8.5~80.0和110.0~118.6 kJ·mol-1,ln A值分别为16.2~17.3和24.0~27.8.交联反应是复杂反应,近似地可认为是一级反应.废弃交联物中未解交联部分阻碍了交联反应,致使EVA/PDM的交联反应较EVA的难以进行,交联反应速率和活化能与交联度有关.DSC与硫化仪的结果是一致的.硫化仪测试是简便快速的方法,可用于指导生产.

    2014年04期 v.30;No.138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96 ] |[阅读次数:0 ]
  • LRP6、APC和DVL2基因在人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模式

    王冰梅;刘英;王也;钱强;谢少芳;

    以人牙胚为材料,通过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受体LRP6,转导因子APC和DVL2)在人牙胚的帽状期和钟状期的表达模式.此外,利用Real-time PCR技术验证这些基因在钟状期的门牙和磨牙,以及磨牙的上皮和间充质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RP6、APC和DVL2基因在帽状期和钟状期人牙胚的上皮和间充质均有表达,而且APC和DVL2基因在钟状期的门牙和磨牙的表达存在差异,LRP6和APC在牙胚上皮和间充质的表达存在差异.结果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因子LRP6、APC和DVL2在人牙齿发育过程中存在重要的调控作用.

    2014年04期 v.30;No.138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0 ]
  • 激活SNSR受体削弱大鼠CFA炎症水肿的研究

    江剑平;胡粉娟;林铭燕;

    观察椎管内注射感觉神经元特异性受体(sensory neuron-specific receptor,SNSR)的选择性激动剂牛肾上腺素髓质8-22肽(bovine adrenal medulla 8-22,BAM8-22)或(Tyr6)-γ2-MSH-6-12(MSH)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引起的大鼠足底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BAM8-22和MSH能剂量依赖地削弱CFA炎症灶的水肿情况.椎管内给予BAM8-22(30 nmol)或MSH(15 nmol)后,足底水肿分别为160.2%和160.8%,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78.2%(P<0.01).炎症灶组织切片显示,椎管内注射BAM8-22后,CFA炎性鼠足底炎症灶处水泡明显缩小,血管扩张程度下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出血管明显减少,真皮和皮下组织结构得到改善,骨骼肌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以上结果证明,激活SNSR受体能削弱炎症引起的水肿,提示激活SNSR受体可能成为消炎镇痛的一种新途径.

    2014年04期 v.30;No.138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胚胎发育的影响

    薛凌展;

    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得异育银鲫"中科3号"(Allogynogenetic gibel carp"CASⅢ")受精卵,在水温(20±1)℃的条件下观察了"中科3号"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受精卵、胚盘隆起、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等8个连续发育阶段,20个时期.此外,研究了18,20,22,24,26,28,32℃不同温度下异育银鲫"中科3号"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为2.05,适宜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0~26℃,最佳孵化温度为24℃,温度与受精卵之间的回归方程式:y=19.465x-0.440 5x2-130.64(R2=0.978);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式:y=34.581x-0.773 2x2-310.63(R2=0.9791);温度与畸形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式:y=0.792 4x2-35.475x+393.03(R2=0.947);孵化温度与孵化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异育银鲫"中科3号"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为14.8℃,有效积温为(627.26±6.67)℃·h.

    2014年04期 v.30;No.138 7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225 ] |[阅读次数:0 ]
  •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分析

    叶海燕;刘剑秋;

    对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园植物进行全面调查,共鉴定出校园植物129科353属472种,其中园林植物50科96属115种,药用植物122科312属399种.重点对教学科研区、入口景观区、学生生活区、生态休闲区、体育运动区、行政办公区以及教师住宅区等7个功能区中的典型样地植物人工群落进行详细调查,对其木本植物多样性、乔灌比、地被植物的分布及植物立面景观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完善该校园绿地景观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014年04期 v.30;No.138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59 ] |[阅读次数:0 ]
  • 闽浙交界交溪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区植物区系分析

    林杰东;刘晨舒;林大伟;方玉霖;刘剑秋;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并结合文献资料,完成闽浙交界交溪流域规划区植物名录,并对该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溪流域规划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18科,818属,1 887种;在科级水平上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有93科,占总科数的42.66%;属级水平上也是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有191属,占总属数的23.35%;中国特有分布科2科,特有分布属18属.说明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植物区系以泛热带特征为主.

    2014年04期 v.30;No.138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3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

    林黎阳;许丽忠;

    应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结合主成分回归方法,对福建省生态足迹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到2009年间,对福建省生态足迹具有正向驱动的驱动因子从大到小分别为:人口数、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对生态足迹起负向作用的驱动因子从大到小分别为:恩格尔系数、霍夫曼系数、生态足迹强度.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GDP之间当前并未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关系.

    2014年04期 v.30;No.138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306 ] |[阅读次数:0 ]
  • 韦伯-费希纳定律在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应用

    吴衍;张江山;王菲凤;

    以海河流域河北衡水湖湿地为例,在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基本原理,以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数值表示外界环境刺激量c,以各指标对湿地生态健康的危害程度表征人体产生的反应量k,各项指标的权重相当于韦伯常数α,以此构建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程度.该方法用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数学模型意义清晰,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准确,在客观评价了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健康状况的同时,还能直观反映出各单项评价指标的健康指数,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2014年04期 v.30;No.138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84 ] |[阅读次数:0 ]
  • 外源硫酸盐添加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章宪;马永跃;王维奇;

    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对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照与硫酸盐添加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为0.09~16.90和0.02~9.60mg·m-2·h-1,平均值分别为3.66和2.81 mg·m-2·h-1;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为-55.67~63.73和-25.25~51.88μg·m-2·h-1,平均值分别为7.71和9.48μg·m-2·h-1;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分别为2 264.5和1 728.47 kg·hm-2(CO2).硫酸盐的添加降低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增加了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但稻田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效应降低了24%.从水稻产量特征来看,硫酸盐添加处理水稻产量有所增加.因此,硫酸盐添加可作为亚热带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法.

    2014年04期 v.30;No.138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0 ]
  • 外源碳对人工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分解速率的影响

    尹云锋;马红亮;高人;杨玉盛;

    利用稳定同位素13C技术,通过设置两种温度的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外源碳(13C-Glucose)在土壤中的分配规律、以及土壤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的分解速率.培养温度分别为15℃和25℃,培养时间为112 d.结果表明:两个温度培养条件下,葡萄糖标记的13C进入SOC、LFOC和HFOC的比例随着培养时间而呈递减趋势,培养结束时标记的13C依然有18.9%~22.0%残留于土壤中.培养时段内,SOC的分解速率常数为4.4×10-4~9.7×10-4d-1,HFOC的分解速率常数为3.4×10-4~7.0×10-4d-1,而LFOC的分解速率常数介于1.1×10-3~4.6×10-3d-1之间.总之,外源碳显著影响了人工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解速率.在有外源碳输入的条件下,升温加快了LFOC的分解,但抑制了HFOC的分解.因此,在供试土壤中,LFOC可能会比HFOC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敏感.

    2014年04期 v.30;No.138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428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征稿简则

    <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运动学等栏目,并不定期开设综述评论、研究简报、简讯等专栏.欢迎校内外教师及科研人员投稿.

    2014年04期 v.30;No.138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