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响福建GDP的经济地理要素看福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Fuji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Some Geoeconomical Influential Elements to GDP
甘晖;刘佳;曾小倩;
摘要(Abstract):
收集福建省各市县区(市指县级市)的经济、人口、交通、土地利用状况等数据,构建城镇常住人口、乡村常住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园地面积、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通车里程、到最近港口的货运单价(40柜)与GDP的关系模型.回归分析表明,在上述要素中,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到最近港口的货运单价(40柜)可以解释福建各区县GDP约90%的差异.通过分析建议:福建省短期内可加强土地整理与置换,促进中北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实现;中长期的发展则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以及优化主体功能区划等.这样,才能使福建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先进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关键词(KeyWords): 福建;GDP;生态文明示范区;经济地理要素;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3R0042)
作者(Authors): 甘晖;刘佳;曾小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2013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fj.gov.cn/xxgk/tjgb/201402/t20140224_36808.htm,2014-2-24.
- [2]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2012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fujian.gov.cn/zwgk/tjxx/tjgb/201302/t20130225_568759.htm,2013-2-25.
- [3]林寿富,赵定涛.面向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基于中部县域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0(6):47-53.
- [4]庄宇,杨新娟,孙万佛.环境经济效率的R型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3):66-69.
- [5]罗广.中国GDP增长与全国废水排放量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32-33.
- [6]张成,朱乾龙,于同中.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研究,2011,28(1):59-67.
- [7]张健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2(10):18-30.
- [8]Charles W Cobb,Paul H Douglas.A theory of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18(1):139-165.
- [9]夏南新.CD生产函数应用于估测隐形就业规模[J].统计研究,2001(8):30-32.
- [10]陈芳.论下岗职工的“隐形就业”[J].统计与决策,1999(12):34-35.
- [1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67-554.
- [12]刘超,杨素芳.劳动与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分析[J].商业时代,2013(7):9-10.
- [13]王永康,叶先宝.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与分析:1952-2005年[J].华东经济管理,2007(4):4-7.
- [14]刘建华.福建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1978-2010[J].北方经济,2012(11):68-70.
- [15]国家林业局资源司.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4-2008)[EB/OL].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65/content-326341.html,2010-1-28.
- [16]洪瑞芳.福建省林地征占用现状、趋势及利用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07(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