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6, (02) 57-6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北京无尾两栖类杂交实验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OF PEKING ANURANS

丁汉波;

摘要(Abstract):

一、将北京所产的6种无尾两栖类作相互杂交实验。除了狭口蛙一种没有成功外,其余5种的互相杂交可以归并于下列5类:1.能够发育成幼蟾或幼蛙者有大蟾蜍与花背蟾蜍或黑斑蛀与金线蛙的相互交配。2.发育至蝌蚪期的有金线蛙♀X 花背蟾蜍(?)的少数受精卵。3.发育至囊胚期的有哈士蟆♀X 黑班点(?)。4.只能使卵产生不规则的卵裂沟的有黑斑蛙♀X 花背蟾蜍(?)或哈士蟆(?),金线蛙♀X 大蟾蜍(?),金线蛙♀X 花背蟾蜍(?)的多数精受卵。5.没有卵裂现象的有大蟾蜍♀X 黑斑蛙(?)或金线蛙(?)或哈士蟆(?),花背蟾蜍♀X 黑斑蛙(?)或金线蛙(?)或哈士蟆(?),黑斑蛙♀X 大蟾蜍(?),金线蛙♀(?)哈士蟆(?),哈士蟆♀X 大蟾蜍(?)或花背蟾蜍(?)。二、自大蟾蜍与花背蟾蜍相互杂交得到在形熊上不同的蟾蜍,说明了大蟾蜍和花背蟾蜍的卵细胞质是不同的。虽然自相互交配所得的杂种蟾蜍的染色体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卵细胞质或其含物的不同,也能够影响它们的胚胎发育,说明了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丁汉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