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Changes of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iyang River Basin in Recent 30 Years
高泽阳;常跟应;王旭阳;吕嘉伟;
摘要(Abstract):
以乡镇视角来研究石羊河流域的人口空间分布,有利于合理引导流域内人口的空间分布,使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基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和空间相关分析方法,以1990、2000、2010、2016年石羊河流域5县区93个乡镇的户籍人口数据为基础,从乡镇尺度研究该流域人口空间的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近30 a人口密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大部分乡镇人口密度增加,但增加幅度随时间推移有所减缓,大致经历了较快稳定增长期、波动负增长期、低速平稳增长期.(2)人口分布保持正自相关趋势,同时人口随机分布的程度呈现波动变化,金川区、古浪县人口增长较多,分布较密集.(3)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移动幅度较小.(3)人口密度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与水资源的配置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口密度的增加前期受水资源影响较大,后期主要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乡镇尺度;水资源配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1);;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项目(2018ldbryb028)
作者(Author): 高泽阳;常跟应;王旭阳;吕嘉伟;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祝卓.人口地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59-182.
- [2] CLARKE J I,RHIND D W.Population data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R].Human Dimensions of F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me Report,New York: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Council,1992.
- [3]CLARK C.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J].Journal of Rov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1(114):490-496.
- [4]BERRY B J L,KIM H M.Challenges to the monocentric model[J].Geographical Analysis,2010,25(1):1-4.
- [5]BIRKIN M,CLARKE G,CLARKE M,et al.Intelligent GIS:location decisions and strategic planning[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6.
- [6]竺可桢.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J].东方杂志,1926,23(1).13-18.
- [7]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2):33-74.
- [8]杨强,李丽,王运动,等.1935—2010 年中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J].地理研究,2016,35(8):1547-1560.
- [9]游珍,王露,封志明,等.珠三角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J].热带地理,2013,33(2):156-163.
- [10]李梦雪,冯长安,李秋平,等.2000年—2010年西安市人口空间布局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3):105-113.
- [11]曾文,张小林,向梨丽,等.2000—2010年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变动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1):81-89.
- [12]刘望保,陈再齐.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10-16,22.
- [13]徐晓蕊,廖富强,熊恬苇,等.江西省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演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S2):223-226.
- [14]岳晓鹏,刘畅,吕宏涛,等.城镇化背景下天津乡镇农村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9(6):78-85.
- [15]陈浩,权东计,赵新正,等.西部欠发达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以兰州市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4):105-114.
- [16]张鹏飞,徐跃通.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158-162.
- [17]米瑞华,高向东.中国西北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9(4):65-78.
- [18]张慧.1990—2010年西北地区县域人口数量与空间集疏变化时空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7):33-39.
- [19]王培震,石培基,魏伟,等.基于空间自相关特征的人口密度格网尺度效应与空间化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2):1363-1372.
- [20]程国栋.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冰川冻土,2002(4):335-343.
- [21]程玉菲,李元红,胡想全,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15-18.
- [22]许文海,张永明,陈刚.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07(2):265-271.
- [23]姚玉璧,李耀辉,石界,等.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2):21-28.
- [24]魏伟,石培基,王晓燕,等.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城镇布局与水资源空间相关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2):87-91.
- [25]符跃鑫,陈影影,张振克.1985—2010年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时空变化[J].热带地理,2014,34(5):635-642.
- [26]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2):202-210.
- [27]张岸,齐清文.基于GIS的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1):95-105.
- [28]潘倩,金晓斌,周寅康.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J].地理研究,2013,32(7):1291-1302.
- [29]贞玉,马金珠,张宝军,等.近50年来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7(6):6779-6784.
- [30]马宏伟,王乃昂,李卓仑.近50年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的R/S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4):42-45,57.
- [31]王化齐,蔡焕杰,张鑫.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恢复地下水位生态需水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