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时空分异与空间结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s Development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杜张颖;陈松林;
摘要(Abstract):
基于南京都市圈2008-2015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构造经济强度与隶属度模型、计算CV变差系数和经济社会要素流度量指标,分析南京都市圈经济空间结构及其内部社会经济流和外向功能时间变化差异.结果表明:2008-2015年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轨迹呈"倒U型",城市间经济差异缩小.以南京市为中心依次形成4个等级圈,分别是紧密腹地(镇江和滁州)、次紧密腹地(扬州和马鞍山)、竞争腹地(芜湖和淮安)和边缘腹地(宣城).各城市的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和外向功能量空间差异明显,形成以南京市为核心的"马鞍式"圈层结构,分别为核心区、中间区和边缘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关键词(KeyWords): 经济空间结构;时空分异;经济要素流;隶属度模型;南京都市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145)
作者(Authors): 杜张颖;陈松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凯,王兴平.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缘起与进展[J].经济地理,2014,34(6):9-15.
- [2] FUJITA M,HAMAGUCHI N. Intermediate good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n economy[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1(31):79-109.
- [3] SCHONHARTING Jog,ALEXANDER Schmidt,ANDRE Frank. Towards the multimodal transport of people and freight:inter-connective networks in the RheinRuhr Metropoli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193-203.
- [4]刘玮辰,陆玉麒.南京都市圈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分析[J].人文地理,2017,32(2):65-71.
- [5]徐勇,马国霞.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模拟方法———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6):749-755.
- [6]郝肖影.南京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2):60-63.
- [7]宓科娜,叶持跃,马仁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演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85-91.
- [8]刘成良,余瑞林,熊剑平,等.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 [9]唐伟,钟祥浩.成都都市圈县域经济时空分异及空间结构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7):732-738.
- [10]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 [11]陈培阳,闫岩.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J].河南科学,2008,26(4):482-485.
- [12]金玉婷.区域经济增长时空分异研究———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为例[D].宁波:宁波大学,2011.
- [13]李云,唐子来. 1992-2000年上海市郊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7-36.
- [14]刘成良,李江敏,张红.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2007,12(6):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