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τ-有补模与τ-投射模

    辛林

    讨论τ-有补模的性质, 引入τ-稠密投射概念, 并给出τ-稠密投射模与τ-投射模之间的关系

    1999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60 ]
  • 关于半群分次环

    肖蓬

    设H 是有单位元e 的半群,G是H 的最大子群,Jg(A) 和Jg(S) 分别是A 和S的分次J-根.证明了Jg(A)= Jg(S) (τ∈HwGAτ),讨论了环B的左自内射性与半群环BH 的分次左自内射性之间的关系

    1999年04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58 ]
  • Carleson测度与Bloch型函数空间

    叶善力

    用Carleson 测度和消失的Carleson 测度来刻划Bloch 型函数空间Bα和Bα,0.

    1999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7 ] |[阅读次数:59 ]
  • 一类超前型差分方程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陈礼明

    讨论了形如xn+ 1 - xn + pxn+ τ+ qxn+ σ+ rxn + δ= 0 的差分方程的振动性,得到了用p,q,r,τ,σ,δ表示的该类方程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1999年04期 16-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62 ]
  • Vandermonde矩阵求逆的并行算法及其复杂度

    姚志强,叶建

    分析Vanderm onde 矩阵的一种求逆递推式,利用卷积技术研究递推式求解的并行计算方法,给出了并行算法的实现方案,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2).

    1999年04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56 ]
  • q变形振子的双波描述

    林秀敏,李洪才

    利用双波函数理论描述q 变形振子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方程, 结果显示粒子做非线性振动. 同时, 当r→0 时, 所有结论回复为普通谐振子的相关结果.

    1999年04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79 ]
  • 光谱测量中微机接口的设计

    刘金清,陈振荣,郑孔华

    利用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和光电转换技术实现对待测电光源的光谱及光参数的自动检测. 待测光源通过积分球内表面均匀漫反射到球窗射出, 由单色仪接收, 利用微机接口技术, 由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单色仪, 在可见光(380~780 nm ) 范围内逐点扫描. 通过A/D采集, 可得到对应于各波长位置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值,并通过比较法由微机算出待测灯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根据色度学公式可计算出其光通量、光效、色坐标和相关色温.

    1999年04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68 ]
  • 新型保龄球计分系统硬件组成

    王平,黄晞,陈振荣

    主要阐述新型保龄球计分系统的硬件组成.该系统以微机为主体,通过研制和配置相应的硬件, 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就可以对一些具有较复杂记分要求的运动设备进行记分和控制, 并得到较好的效果

    1999年04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65 ]
  • 聚酰亚胺/无机物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Ⅱ.聚酰亚胺(TDPA/ODA)-BaTiO_3纳米杂化物的合成与表征

    童跃进,李小晶,陈守正,李悦生,丁孟贤

    由碳酸钡、钛酸丁酯和乳酸制得钛酸钡多晶相.WAXD和TEM 分析表明, 该钛酸钡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 粒径为30~50 nm . 此钛酸钡纳米粉被成功地分散于聚酰胺酸中并制得聚酰亚胺(TDPA/ODA) 杂化材料. TEM 和AFM 表明低含量 (< 1% BaTiO3) 的杂化膜, 无机物是以< 50 nm的球状颗粒均匀分散于聚酰亚胺基体中, 高含量 (如30% ) 杂化膜是具有光滑表面的韧性薄膜. 后者介电常数与压电常数比纯聚酰亚胺提高了近一倍.

    1999年04期 45-4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83 ] |[阅读次数:112 ]
  • 铈钼钒磷杂多配合物催化氧化乙苯制苯乙酮

    李小晶,余雅琴,林深

    合成了稀土元素铈钼钒磷四元杂多配合物(NH4)15[Ce(PMo9V2O39)2]·5H2O.研究了其对乙苯选择性氧化合成苯乙酮的催化活性,并探讨了溶剂、温度、H2O2 与乙苯的摩尔比对该反应的影响.

    1999年04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6 ] |[阅读次数:68 ]
  • 热致液晶共聚酯酰亚胺与聚酰胺的原位复合

    陈培丰,童跃进,吴瑞宁,关怀民

    采用合成的三元液晶共聚酯酰亚胺 (LCPEI) 与聚酰胺 (PA—66) 按不同的配比进行原位复合.研究了原位复合物两相的相容性和界面的结构形态,并对原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测试.

    1999年04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84 ]
  • 相对滴定法测定混合液中丙酮酸和乳酸的含量

    张晓勤,郑瑛,曹胜光,翁家宝

    研究了丙酮酸和乳酸混合弱酸中的相对滴定法.该方法可分别检测pKa 值相差0.98 的乳酸和丙酮酸混合体系中的两种弱酸, 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999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0 ] |[阅读次数:64 ]
  • 阳离子淀粉在草浆上的吸附行为

    陈焕,吴宗华,章文贡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在不同种类的草浆上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 草浆(蔗渣化学浆和麦草化学浆) 比木浆更有利于原淀粉的吸附; 阳离子淀粉的吸附速率和吸附率由草浆种类所决定; 原淀粉在麦草化学浆上的吸附率随打浆度升高而降低,而阳离子淀粉的情况则与此相反;原淀粉和阳离子淀粉在蔗渣机械浆上的吸附率都较低. 不同浆种的纤维形态特征和表面电荷密度的差异可解释上述结果.

    1999年04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7 ] |[阅读次数:93 ]
  • 水溶性壳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与移植性肿瘤的影响

    刘艳如,余萍

    研究了水溶性壳聚糖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对荷S180肿瘤的小鼠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观察. 结果表明: 水溶性壳聚糖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绵羊红细胞诱导的血凝素抗体和溶血素的生成有显著影响, 对小鼠S180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为53.3% ~63.3% .

    1999年04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0 ] |[阅读次数:129 ]
  • PV曲线技术比较三种木本植物的水分状况

    陈由强,叶冰莹,朱锦懋

    用PV 曲线技术对三种木本植物木麻黄、湿地松、异叶南洋衫的水分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湿地松水饱和时的渗透势φ100π 和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φ0π及总体体积弹性模量ε都较低. 在植物水分关系研究中, RWC, ROWC, RDW 和Ap, ε和Vo 等水分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1999年04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3 ] |[阅读次数:72 ]
  • 三十烷醇对紫球藻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肖华山,范子南,郭建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TA 在低浓度下 (0.01~0.5 m g/L) 对紫球藻的繁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皆有促进作用,从而使紫球藻快速生长.紫球藻培养的初始浓度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 接种浓度宜在1×106 cell/m l范围.

    1999年04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79 ]
  •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F868脂肪酶的纯化及氨基酸序列测定

    唐良华,王绍钊,施巧琴,吴松刚

    扩展青霉(P. expansum ) PF868 所产脂肪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柱层析以及Sephacryl200 柱层析等步骤被纯化了74 倍, 最终比活力为69.7 u/m g.纯化后的脂肪酶经过SDS-聚丙烯酰胺电泳和微内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别达到了SDS-PAGE纯和微内径高效液相色谱纯. 分子量经SDS-PAGE确定为28.44 kD. 脂肪酶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是: ATADAAAFPD——这与其他一些真菌产的脂肪酶的序列具有较大的同源性.

    1999年04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100 ]
  • 虎纹蛙的早期胚胎发育

    耿宝荣,陈友铃,张秋金,蔡明章

    报道了虎纹蛙的早期胚胎发育. 自受精卵期至鳃盖完成期共分25 时期, 其发育进程及各期胚胎的形态特征与一般蛙科种类基本相似, 但其受精卵期和8 细胞期有明显的特异之处. 在水温18~23℃下, 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历时约126 h.

    1999年04期 85-9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77 ] |[阅读次数:101 ]
  • 游蛇亚科(Colubrinae)二种蛇核型研究

    陈友铃,张秋金,耿宝荣

    以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 首次报道了游蛇属的环纹游蛇 (Natrix aequifasciata)和白环蛇属的黑背白环蛇 (Lycodon ruhstrati) 的核型, 其中黑背白环蛇的核型为国内白环蛇属核型首次报道. 结果表明, 环纹游蛇2n= 40, 16 (1M+ 5SM+ 2ST+ 8T) ·24m (♀), No.4 为ZZ/ZW 型性染色体, Z染色体为M 型, W 染色体为SM 型. 黑背白环蛇2n= 42, 16 (4M+ 12T) ·26m (♂) . 对游蛇属、白环蛇属以及游蛇亚科已报道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1999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131 ]
  • 景观生态保护区概念与分类研究

    谢剑斌

    探讨了景观生态保护区概念形成的思想基础, 从设置依据、设置目标、空间特征、发展趋势、分类依据和管理特征等侧面概括了其不同于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文中提出景观生态保护区应用的三级分类体系, 指出该概念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景观生态规划中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

    1999年04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33 ] |[阅读次数:52 ]
  • 福建东部沿海若干污染气象因子分析

    陈志彪

    把福建东部沿海划分成三个类型区,分析和比较了三个类型区的污染气象因子特征,并对各类型区中的城镇总体布局提出若干建议.

    1999年04期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76 ]
  • 用频谱分析方法导出相干性的传播定律

    邱怡申

    从付里叶频谱分析和单色光的传播规律出发,导出相干性传播中几个重要的规律,该方法的数学推导简单, 物理意义明确.

    1999年04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63 ]
  • 体操必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

    陈显松

    应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体操必修课程教材改革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体操教材改革应紧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联系中学实际, 突出师范性; 应从专业课程总体设置的角度来确定教材内容, 既考虑自身的独立性, 又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同时还要避免交叉重复; 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999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70 ]
  • 偏差分方程的若干近期进展

    郑穗生,林宜中

    给出几个推导出偏差分方程的背景资料, 并介绍该领域近期内得到的一些结果

    1999年04期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9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