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蓉华;严益水;陈清华;
考虑几类特殊范畴上的极限范畴.证明了k-范畴(G-范畴,Artin范畴,Noether范畴)的极限范畴是k-范畴(G-范畴,Artin范畴,Noether范畴).
2011年05期 v.27;No.12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0 ] - 江维;陈清华;
在介绍函子范畴的概念及例子的基础上,证明了拟Abel(正合)范畴的函子范畴仍是Abel(正合)范畴,并给出两个应用.
2011年05期 v.27;No.12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1 ] - 叶星旸;李学鹏;
建立并分析了食饵捕食者均具有一般性密度制约且捕食者染病的生态-流行病模型.讨论了系统解的有界性和各平衡点的存在性,应用Routh-Hurwitz准则得到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边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系统的持久性.
2011年05期 v.27;No.12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0 ] - 谢亚君;马昌凤;
提出了求解等式与不等式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新的光滑牛顿法.该方法基于光滑化min函数,通过KKT条件,将原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光滑方程组来求解,同时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数值试验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2011年05期 v.27;No.121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15 ] |[阅读次数:0 ] - 王佑恩;肖民卿;
研究δ算子描述的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可靠保性能控制问题.考虑系统含有参数范数有界不确定性和连续模型执行器故障,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对于所有允许的不确定性和执行器故障,均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给定性能指标具有一定上界的状态反馈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由此提出相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011年05期 v.27;No.12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1 ] - 严晓明;
结合粗糙集的相关理论,优化了GA属性约简方法,针对上证指数预测的具体问题,对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和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将上证指数10年间数据的58个属性构成的训练集进行属性约简,并应用参数优化后的SVM分别以属性约简前后的数据集对开盘指数进行回归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进行属性约简后,原始数据集中冗余属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下降,预测精度提高,建模时间也相应的减少,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2011年05期 v.27;No.12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02 ] |[阅读次数:0 ] - 赖会霞;马剑波;张仕;
为了能够快速发现DDoS攻击,尽量减小或避免其危害,基于CUSUM算法,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数量比例为特征量,提出一种快速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并通过动态调整期望值和警告阈值,使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够运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
2011年05期 v.27;No.121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63 ] |[阅读次数:0 ] - 陈昕;郝川艳;
作为信息隐藏技术中的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语音水印技术由于受到人听觉特性的限制,使得传统数字水印技术在实现上有一定难度.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均值量化的DCT域语音水印算法,将置乱技术、均值量化技术引入传统的DCT域语音水印算法中,有效提高了语音水印系统的透明性、安全性及鲁棒性.
2011年05期 v.27;No.121 40-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 王宗篪;刘少伟;
分析了RLC串联电路临界阻尼过程临界电阻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值偏离的原因.通过傅里叶变换,将临界阻尼电流展开成频率连续的傅里叶积分式.对临界阻尼电流傅里叶积分式进行离散化,抽样成为有限个谐波的傅里叶多项式,近似表示临界阻尼电流.分别以各次谐波电流作用于RLC串联电路,测出电感和电容上的损耗电阻,从而对临界阻尼电阻的测量值进行了修正,使得临界阻尼电阻的实验测量修正值与理论值相一致.
2011年05期 v.27;No.12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72 ] |[阅读次数:0 ] - 陈志华;林秀敏;
提出一个在高品质腔中实现相位门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原子和腔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所需要的共振作用,而让其它的原子跃迁由于大失谐可以绝热去除.由于仅原子基态参与作用,该方案有效抑制了原子自发辐射的影响;同时,不需要对腔中原子独立寻址,进一步降低了实验难度.
2011年05期 v.27;No.12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0 ] - 王廷银;陈冠楠;林宏心;陈荣;苏颖;黄祖芳;
研究鼻咽胶原双光子显微图像纹理特征以区分正常胶原与病变胶原.首先采用纹理的边缘和求熵算法来描述它的分布规则性;然后根据三阶矩对纹理亮度直方图进行分析,并采用密度分布和绿色素的占有率来反映纹理的内部结构,且采用梯度向量值提取特征;最后提出4个因素构成的判定公式.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显著,可应用于医院临床辅助诊断.
2011年05期 v.27;No.12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胡丽姗;柯志聪;俞颖华;陈建新;余友谊;林欣蓉;张治纯;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由过渡金属有机配位亚单元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和静电作用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VⅡ(1,10-phen)3]2[SiWⅥ12O40].C4H10N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和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19 40(1)nm,b=1.441 20(1)nm,c=1.543 70(1)nm,α=97.00°,β=99.87°,γ=101.13°,V=2.800 84(3)nm3,Z=1,Mr=4 143.53,Dc=2.457 Mg.m-3,R=0.050 7,wR=0.105 4.
2011年05期 v.27;No.121 57-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126 ] |[阅读次数:0 ] - 占春荣;黄颖;肖佳;郑少华;许丹凤;林云燕;毛艺;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四溴双酚A(TBBPA)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TBBPA的差分脉冲伏安分析法.结果表明,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0.3~1.0V电位区间内,TBBPA在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等电子、质子转移过程.以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得其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1~5.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9.2nmol.L-1(S/N=3),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n=7),回收率为86.7%~100.4%.
2011年05期 v.27;No.121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25 ] |[阅读次数:0 ] - 陈妮娜;陈日耀;陈晓;郑曦;陈震;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原料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聚合物,制备APAM/CPAM双极膜.IR分析表明,该聚合物膜两边分别含有COO-、NH(CH2CH2)2+官能团.该膜能稳定存在于酸溶液中.以APAM/CPAM聚合物双极膜为电解槽隔膜,间接电氧化合成双醛淀粉,整个电解过程中电流效率最高可达69.3%,平均41.8%.在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离解产生H+和OH-,生成的OH-传输入阳极室中可及时地中和NaBrO3电生成过程中产生的H+,有利于提高正向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合成双醛淀粉的产率.
2011年05期 v.27;No.121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 张彦杰;陈友铃;吴文珊;
为了研究福州细叶榕中榕小蜂的种类,对3个样地的细叶榕雄花期隐头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从510个花序果内共收集到榕小蜂26 375只,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4个科11个属的18个种,其中只有1种传粉小蜂,为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 verticillataWaterston,其余17种为非传粉小蜂,分别属于金小蜂科、广肩小蜂科及刻腹小蜂科.单个榕果中的榕小蜂通常有1~3种,最多5种,传粉小蜂在榕果中普遍存在,数量由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非传粉小蜂中Odontofroggatia、Sycophila、Walkerella、Philotrypesis等4个属的榕小蜂为常见种,而Meselatus、Eufroggattisca、Sycoscapter、Sycoryctes、Eurytoma、Ormyrus等6个属的榕小蜂为偶见种.编写福州市细叶榕榕果中榕小蜂种类的分类检索表,并对福州、台湾、夏威夷和巴西4个地区细叶榕榕果中的榕小蜂种类进行比较.
2011年05期 v.27;No.121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25 ] |[阅读次数:0 ] - 张迅捷;陈绍军;陈冠敏;
研究了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和樟芝发酵液(胞外)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经口给予100,400,1 600mg.kg-13个剂量的樟芝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30d.结果显示樟芝菌丝体多糖高剂量组、樟芝发酵液多糖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脏器/身体质量比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有显著影响;樟芝菌丝体多糖和樟芝发酵液多糖的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抗体生成细胞的生成作用和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两种樟芝多糖能明显增强白介素2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还显示樟芝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樟芝发酵液(胞外)多糖的免疫功能影响强于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
2011年05期 v.27;No.121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23 ] |[阅读次数:0 ] - 张群林;张志国;余洁;林群新;吴小凤;关雄;
从地衣分离获得了Bt菌株BRC-ZQL3,为提高其产孢水平,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该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子分析,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等因子对产孢的影响;再采用2水平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孢的8个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中3个重要影响的因子,分别为CaCO3、玉米粉、酵母膏;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以上3个因子进行3水平的优化,获得了最佳培养基,其配方质量分数为:黄豆饼粉2%、玉米粉0.42%、酵母膏0.39%、磷酸二氢钾0.025%、七水硫酸镁0.035%、碳酸钙0.04%,初始pH值为7.2.优化后产孢水平达到3.92×108mL-1,与响应面数学模型的预测值只有2.9%的误差,比初始发酵培养基产孢水平提高了60.66%.
2011年05期 v.27;No.121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26 ] |[阅读次数:0 ] - 向萍;李敏;张超颖;
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血管组织工程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无菌分离大鼠主动脉,剪成约5mm×2mm的组织块,内膜朝下平铺于含Ⅰ型胶原酶的细胞培养皿中消化30min,收集内皮细胞;其后,取出组织块继续内膜朝下置于另一培养皿中贴壁培养,直至细胞爬出并融合成单层.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对两种方式获得的传至第5代的细胞进行Ⅷ因子免疫组化鉴定.酶消化获得的细胞数目约为4.8×103个,组织块继续贴壁培养5d后细胞数目可达5×105mL-1.细胞多呈三角形或多角形,融合后以"铺路石"状排列.两种方式所获得的细胞均表现出内皮细胞特征,纯度达100%.酶消化结合组织贴块法为血管组织工程提供了获取大量高纯度内皮细胞的新方法.
2011年05期 v.27;No.121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谢红彬;孙作玉;陈兆燕;
以福建省沿海城市为研究区域,对福建省沿海旅游地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竞争态分析和地理集中度分析,对国内客源市场进行了地理集中度分析、市场等级划分、市场份额随空间距离变化的分析.结论表明:福建省沿海旅游地境内外客源市场分布较广,市场较为稳定;入境客源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市场、香港市场、台湾市场"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国内客源接待量则形成以福建省及周边地区为核心,大致按照东、中、西部,随空间距离递减的3个等级的市场格局.总体上看,福建省沿海旅游地境内外客源呈现随空间距离递减的分布规律,但也有例外,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游客突破空间距离限制的主要因素.
2011年05期 v.27;No.121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417 ] |[阅读次数:0 ] - 陈莉;张虹鸥;薛国勇;周章伟;
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收入为指标,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1997-2008年福建省三大层次间、三大层次内和市际差异的时空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福建省区域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基本呈持续扩大趋势,相对差异趋于下降,但呈现明显的波动性.(2)层次间差异是福建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分阶段看,1997-1998年,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主要由层次内差异构成;1999-2008年,除2007年由层次内差异构成外,其余年份均显示福建省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由层次间差异构成,主要源于第1层次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入境旅游经济水平远高于第3层次城市三明、龙岩及宁德.
2011年05期 v.27;No.121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31 ] |[阅读次数:0 ] - 魏德样;
采用元分析方法,使用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提供的Review Manage4.2(RevMan4.2)软件,对太极拳锻炼与心理健康(抑郁和焦虑两项指标)关系的研究共14篇(n=1 935)进行定量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降低抑郁和焦虑水平合并后的总效果量分别为d=-0.75、d=-0.90,达到明显效果,说明太极拳锻炼能降低抑郁和焦虑水平,增进人们心理健康.
2011年05期 v.27;No.121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052 ] |[阅读次数:0 ] <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
2011年05期 v.27;No.121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