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 无扭仿射Kac-Moody代数正部分的交换导子

    李丽飞;陈正新;

    设g是X_l~(1)型仿射Kac-Moody代数,X_l为A_l,D_l或E_l型,l≥3,n_+是g的正部分.n_+上的一个映射φ:n_+→n_+称为交换映射,如果对任意的x∈n_+,有[φ(x),x]=0.证明了n+上的导子是交换映射当且仅当它是零映射.

    2016年01期 v.32;No.14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3 ] |[阅读次数:0 ]
  • Karoubian范畴的极限范畴

    陈梅香;陈清华;

    证明了以Karoubian范畴中的极限为对象,极限态射为态射构成的极限范畴也是Karoubian范畴.作为应用,得到了Karoubian范畴的推出范畴也是Karoubian范畴.

    2016年01期 v.32;No.14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0 ]
  • 一类随机加权伪分形无标度网络

    陈瑾;陈庆华;张龙腾;

    提出一类具有随机性的加权伪分形无标度网络,该模型含有可调参数n.分析了网络的度分布,强度分布,权重分布.结果表明网络的度分布和强度分布具有幂律特性,而权重服从指数分布.

    2016年01期 v.32;No.14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0 ]
  • 回音壁微腔传输谱线与激光扫描速度关系的研究

    何晨芯;魏文清;沈梅霞;叶明勇;林秀敏;

    从理论上探讨了回音壁模式的传输谱线形状与激光扫描速度的关系,以及激光扫描速度对测量微腔Q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较低的激光扫描速度下,传输谱线为洛伦兹线型;但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振铃现象,并且振铃现象的明显程度还与耦合情况有关.结果还表明采用激光慢速扫频结合洛伦兹拟合方法得到的Q值是可靠的.

    2016年01期 v.32;No.147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0 ]
  • Bi3+掺杂对Y2.7Ca0.3Zr0.3Fe4.7O12成相温度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郭小波;王丽丽;黄志高;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Y_(2.7-x)Bi_xCa_(0.3)Zr_(0.3)Fe_(4.7)O_(12)柘榴石纳米颗粒.Bi~(3+)的加入对柘榴石相的成相温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当Bi~(3+)的掺杂量从0增大到0.5时,样品的成相温度从962℃降低到690℃附近.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可知不同Bi~(3+)掺杂量的样品在900℃下烧结2 h,柘榴石相的平均粒径均小于50nm.通过掺杂Bi~(3+)降低成相温度,样品的粒径更加远离单畴临界尺寸,有利于降低样品的矫顽力.

    2016年01期 v.32;No.147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103 ] |[阅读次数:0 ]
  • 电动车IVMT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王廷银;苏伟达;李汪彪;吴允平;

    面对制约电动车监控、防护规模化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融合机制的智能车载监控终端(IVMT)系统.以ARM Corter-M3内核作为终端处理器,采集车辆姿态、车轮状态、钥匙电门以及GPS位置数据,结合CDMA网络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实时准确监测电动车的安全状态信息,在发现异常时向服务平台、车主发出警报,还可接受远端指令进行锁电机操作,提高了对电动车的可控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车辆被盗的可能性.

    2016年01期 v.32;No.14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 双亲羟烷胺基-1,3,5-三嗪的合成与表征

    陈荣国;孟东伟;肖荔人;李丹;姜明;钱庆荣;陈庆华;

    以三聚氯氰(CYC)、二乙醇胺(DEA)和伯胺为反应剂,分步考察碱催化剂、反应时间等对胺亲核取代嗪氯反应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的多元羟烷胺基-1,3,5-三嗪(3a,3b,3c),其结构均经元素分析、FTIR、1H NMR和ESI-MS表征。结果表明,CYC第一、二、三氯的取代反应,宜分别选二乙醇胺、三乙胺和碳酸氢钠作碱催化剂,并依次在-1~5℃、45~50℃和85~90℃下反应2 h、7 h和16 h;所得多元羟烷胺基-1,3,5-三嗪具有双亲性.

    2016年01期 v.32;No.147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146 ] |[阅读次数:0 ]
  • 福州大学城某高校景观水体冬季富营养化特征研究

    林佳;胡雅丽;苏玉萍;薛铖;郭智群;赖寿辉;赵宇佳;

    对福州大学城某高校景观水体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进行时空对比探究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水体的TN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2.71~14.79 mg·L~(-1),TP质量浓度为0.12~0.38 mg·L~(-1),溶解氧含量为1.5~13.2 mg·L~(-1),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8.9~96.9μg·L~(-1),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4.08×106~3.10×107L~(-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可判定该景观水体属于劣V类水.通过修正的卡尔森指数对水体的营养程度进行评价,判定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分析了该景观水体不同断面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冬季该景观水体营养盐结构影响浮游植物生长量,而光照、流速等其他因素对水体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6年01期 v.32;No.147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40 ] |[阅读次数:0 ]
  • 2,4-二氯酚印迹膜的制备与表征

    柯陈静;陈晓;喻雅萍;郑曦;陈日耀;

    以2,4-二氯酚(2,4-DCP)为印迹分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或海藻酸钠(SA)为功能单体,考察功能单体种类、聚乙烯醇(PVA)的添加量、CMC与2,4-DCP的质量比等因素对印迹膜的吸附和渗透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印迹膜制备的最佳方法和条件参数.当CMC∶2,4-DCP质量比为90∶4,加入PVA溶液质量分数为3%,可得到性能最佳的2,4-DCP印迹膜,并对制备的印迹膜进行SEM表征和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印迹膜具有明显的印迹效应,对2,4-DCP有高度的识别和选择性吸附能力.

    2016年01期 v.32;No.147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0 ]
  • 福州菩提树传粉生物学研究

    杨升;郑翠芳;张燕;黄诗雯;陈友铃;吴文珊;

    选取福州地区90株菩提树为实验样本,对其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菩提树榕果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菩提树榕果内雌花有长、短花柱之分,柱头相互粘连靠合形成柱头平台,利于小蜂授粉和产卵,雄花迟熟.首次在福州地区观察到菩提树传粉小蜂Platyscapa quadraticeps(Mayr),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未发现非传粉小蜂.福州地区菩提树种子产出率为52.65%,高于同域分布的其他小果型雌雄同株榕树的种子产出率,这可能是无非传粉小蜂竞争雌花资源的缘故.传粉小蜂的性比为0.10±0.06,与其他雌雄同株的小果型榕树比较,其性比极度偏雌,可能是由于传粉小蜂建群时间短,蜂少果多,单果内繁殖母本数量少,局域配偶竞争强度高所致.

    2016年01期 v.32;No.147 53-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223 ] |[阅读次数:0 ]
  • 薜荔延腹榕小蜂的产卵行为

    陈友铃;杨升;林俏丽;曾玲玲;戴闽玥;郑翠芳;吴文珊;

    薜荔延腹榕小蜂是寄生于薜荔榕果内的非传粉小蜂,利用数码照相机记录了薜荔延腹榕小蜂产卵全过程,详细描述了其产卵行为.薜荔延腹榕小蜂产卵过程可分为搜索产卵位点、产卵针刺入榕果及产卵与收回产卵针三个阶段.薜荔延腹榕小蜂的产卵针远长于榕果果壁(花序托)厚度,产卵针沿榕果直径方向插入果托,但在果壁层的行进路线并不一定是笔直的.产卵针在榕果果腔内可横向行进.小蜂各足的发达程度与其在产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关,小蜂虫体各部位必须协调一致,配合有序才能完成产卵行为.薜荔延腹榕小蜂的复寄生繁殖特性,以及薜荔果托的特殊结构,可能是造成薜荔延腹榕小蜂产卵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2016年01期 v.32;No.147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76 ] |[阅读次数:0 ]
  • 大叶臭花椒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张媛燕;陈伟鸿;纪鹏伟;陈炳华;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的方法对大叶臭花椒果与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大叶臭花椒的干果和鲜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8和17种成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99.66%和99.10%,干果和鲜果挥发油主成分相同,均为D-柠檬烯、蒈烯-4和反式-罗勒烯等,但相对含量略有变化.干叶和鲜叶中分别鉴定出18和13种物质,各占挥发油总量的97.32%和93.96%,干叶和鲜叶的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芳樟醇、异松油烯等,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这些结果为大叶臭花椒果实和叶片挥发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01期 v.32;No.147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30 ] |[阅读次数:0 ]
  •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参数

    薛婷;原雪;冯佳乐;林荣华;陈由强;

    为研究从蓝莓中提取花青素的最佳方法,采用微波-乙醇法处理原料蓝莓皮.在单因素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以蓝莓花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乙醇法提取蓝莓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1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8%,微波功率440 W,料液比为1∶20,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率为87.07%,与预测的相对误差小,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预测能力良好.

    2016年01期 v.32;No.147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653 ] |[阅读次数:0 ]
  • 福建省平潭岛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影响的定量研究

    彭璐;李小梅;傅佳丽;祝修高;

    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利用1990-2013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植被覆盖度,利用Qin单窗算法定量反演地表温度.对不同年份的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及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揭示热环境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较显著负相关,植被覆盖每增加10%,最大可使归一化地表温度降低0.049.2002-2013较1990-2002年时间段的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同时,对1990-2013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值与归一化地表温度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变化值之间也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其相关性为0.513.

    2016年01期 v.32;No.147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44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福建省城乡城乡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

    傅滨桢;陈松林;

    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2013年的SPOT影像、相关部门基础地理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了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信息,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指数、扩张速度指数和相对变化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幅度、速度;利用Moran's I指数、LISA指数和Gi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0 a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总体上处于加速扩张的状态,扩张总面积为2 231.199 0 km~2,年平均增长率为7.97%,但在2000年至2005年、2005年至2010年2个时间段内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其中前5 a的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后5 a,10 a间全省各设区市中增长较快的有福州市和厦门市,其增长速率均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长速率.通过对两个时期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值的空间相关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LISA集聚图显示10 a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在显著性水平范围内,集聚形式以高至高集聚、低至低集聚为主.

    2016年01期 v.32;No.147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273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商场及其周边应急疏散空间动态分配研究

    吴广;江辉仙;陈芬;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防灾减灾面临的问题变得愈加复杂,针对城市内大型商场及其周边数量众多,但容量有限且空间分布不均的避难疏散空间,以福州市仓山区万达广场及其周边部分社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实际的城市道路网数据、社区单元楼分布数据和建筑物人口数据,采用Dijkstra算法,结合网络流模型和GIS系统,通过算法求解选择最佳疏散路径,并根据路径选择结果,采用空间单元替换的方法对避难疏散空间进行有效动态分配实验.按照避难所容量、避难所服务范围、疏散过程时间和总行程距离,综合分析3种情况下的疏散路径规划和避难疏散空间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筑物人口数据进行尺度扩展,为城市大型商业区灾害疏散情景模拟和城市应急疏散指挥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辅助支持.

    2016年01期 v.32;No.147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38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休闲制约理论视角的城市健身休闲空间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万萍萍;林岚;张粮锋;邱妍;

    以福州市为例,在休闲制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休闲服务与管理对福州市居民使用健身休闲空间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而外部条件因素对其影响最小;不同性别居民受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与其他5个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业的居民受休闲服务与管理、场所设施与通达性、休闲时间限制、个人制约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在人际间制约、外部条件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提出加大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管理力度与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丰富城市健身休闲空间的社会功能与业态经营等建议.

    2016年01期 v.32;No.147 10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07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社会福利和水足迹理论的水福利绩效评价

    詹兰芳;邱宇;徐波;王菲凤;

    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置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中进行研究,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视角,综合流域人类发展指数(HDI)、水足迹总量(WFT(w))、人均水足迹(WFA(w))3个因素,构建水福利绩效(WWP)评价指标,并以韩江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间韩江流域人类发展指数(HDI)逐年递增(增长率33.70%),各地区HDI差异逐年降低(6年缩减7.18%),流域具有较高的外向性(自给率97.91%),发展趋于协调.韩江流域水福利绩效先减小后升高(2007-2010年间减少52.52%,2010-2012年增长率5.55%),实现了粗放型向良性发展的转变.绩效反映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指导作用.

    2016年01期 v.32;No.147 11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31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征稿简则

    <正>《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高校理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运动学等栏目,并不定期开设综述评论、研究简报、简讯等专栏,欢迎校内外教师及科研人员投稿。

    2016年01期 v.32;No.147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