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信息科学

  • 亚纯函数及其平移的唯一性

    聂晓汤;林伟川;吴爱迪;

    研究了超级小于1的亚纯函数分担两个值集的唯一性问题.证明了亚纯函数与其平移函数单边分担两个集合S_1(9个元素),S_2(1个元素)时两者恒等.进一步地,在两个集合基数分别为4和1的条件下,建立了亚纯函数与其平移函数之间的关系.

    2022年02期 v.38;No.18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1 ] |[阅读次数:11 ]
  • S~2×S~2中具有常Jordan角局部共形平坦超曲面

    卢小格;王鹏;王孝振;

    利用活动标架法研究S~2×S~2中具有常Jordan角的局部共形平坦超曲面.给出S~2×S~2中具有常Jordan角局部共形平坦超曲面的刻画定理;及S~2×S~2中具有常Jordan角的常数量曲率局部共形平坦超曲面的分类定理.

    2022年02期 v.38;No.184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9 ]
  • 一种自适应的指纹更新定位方法

    叶阿真;张桢萍;孙明辉;

    指纹定位具有低成本、易部署等特点,已成为室内定位的主要方案之一.然而,由于信号强度会随着环境而动态变化,因此在离线阶段构建的指纹库容易过时,而为每个环境变化重新测量信号强度是费时费力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指纹更新定位方法.首先根据信号传播路径损耗参数不同,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将定位区域聚类成不同分区,确保每隔分区具有相近的路径损耗参数;然后,分别在不同分区中部署一个校正节点,负责实时测量其他信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最后,根据矫正节点的实时观测值,周期更新各分区的定位指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2022年02期 v.38;No.184 15-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25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声波的物联网设备高效密钥提取方案

    周凤娟;张跃欣;伍玮;

    基于声波的密钥协商被证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满足物理层安全.但是,在无人工辅助的前提下,基于声波的密钥协商存在难以确保高的比特生成率和低的比特不匹配率等问题.本方案采用A律13折线量化算法,利用窗函数优化量化比特,并结合极化码纠错的信息调和算法,提出基于声波的高效密钥提取方案.在办公环境下,利用物联网设备测试了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案生成的密钥可通过NIST随机性测试,与同类方案相比,本方案比特生成率提高约10%,比特不匹配率降低约80%.

    2022年02期 v.38;No.184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14 ]

物理科学

  • 自然梯度盲源分离加速收敛的衡量依据

    陈国钦;陈以勤;詹仁辉;

    所有信号均有既定的峭度累积量,无论是固定步长自然梯度盲源分离或变步长自然梯度盲源分离,从分离信号峭度累积量变化的角度看,观察分离信号峭度累积量随步长迭代(固定步长迭代,或变步长迭代)过程的前后之差值e(k)变化,可衡量自然梯度盲源分离稳定加速收敛的观察指标就存在于e(k)曲线的变化特征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k)曲线迭代开始阶段(变化率接近0)和变化部分的集中程度是两个重要观察指标.当衡量构成与自然梯度盲源分离输出程度紧密关联的稳定加速方法的有效性时,该特征指标就是一个参考依据.

    2022年02期 v.38;No.184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4 ] |[阅读次数:10 ]

化学与生命科学

  • 雅努斯纳米片对PLA/PPDO共混物的增容作用

    陈哲;许志岩;

    研究二氧化硅雅努斯纳米片(JNSs)对聚乳酸(PLA)/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共混物的界面增容作用.结果表明,JNSs对PLA/PPDO共混物具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当添加质量分数0.50%~1.00%(相对于PLA质量比)的JNSs增容效果较好.质量分数0.50%的JNSs使PLA/PPDO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增强,两相熔点差Δθ_m减小0.6℃,高剪切速率流体粘度稍微增加.PLA/PPDO/JNSs(90/10/0.50)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协同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56 MPa和314%,与不添加JNSs相比,分别增加了26%和383%.

    2022年02期 v.38;No.18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136 ] |[阅读次数:10 ]
  • 硫脲-壳聚糖(TU-CS)选择性吸附膜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Ag~+的吸附

    王宇;林霄;黄培颖;陈晓;陈日耀;刘键熙;

    以硫脲(Thiourea)为功能单体制备了硫脲-壳聚糖选择性吸附膜(TU-CS膜).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溶胀度以及含水率等测试表征.对膜进行了一系列的吸附评价测试并将其用于实际含银废水中Ag~+的选择吸附.FT-IR的表征结果表明,TU-CS膜上成功引入了硫脲基团,通过SEM可以观察到膜的表面均匀平滑、结构致密,在浓度较高的酸性溶液中仍能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在室温条件下,由于巯基与Ag~+的特异性作用,与电驱动力的作用下,该膜对Ag~+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去除率达到90%,且在实验进行的6 h后达到吸附平衡;但在相同条件下,该膜对Cu~(2+)、Cr~(3+)、Ni~(2+)的去除率均低于10%.当混合溶液中的Cu~(2+)、Cr~(3+)、Ni~(2+)的浓度为Ag~+浓度的100倍时,TU-CS膜对Ag~+的去除率可达60%.将该膜用于实际废水中Ag~+的吸附,当实际水体中Ag~+质量浓度为23 mg·L~(-1),TU-CS膜对其去除率为89%;而同时存在的Fe~(3+)、Cu~(2+)、Cr~(3+)、Ni~(2+)、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259.8、227.5、204.3、201.0、167.3 mg·L~(-1),TU-CS膜对其去除率均未超过8%,表明TU-CS膜对实际含银废水中的Ag~+具有选择性强、去除率高等特点,也说明该膜在回收实际废水中的Ag~+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2年02期 v.38;No.184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244 ] |[阅读次数:13 ]
  • 基于表观增氧量的平潭海域赤潮预警应用研究

    邹嘉澍;许阳春;苏玉萍;Balaji PRASATH·BARATHAN;陈斌;苏金洙;

    以福建平潭海域为研究对象,探究表观增氧量(AOI)与赤潮藻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利用AOI指标进行赤潮预警.建立AOI的赤潮预警模型,通过福建省海洋和渔业监测部门收集的2013-2019年平潭海域气象、水质和赤潮监测信息,利用水温、盐度、溶解氧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AOI与藻密度之间的拟合.结果显示,AOI与多种优势藻密度的拟合公式为ρ(AOI)=0.599 2 lgN-2.751 8(R~2=0.544 3),其中AOI与米氏凯伦藻密度的拟合公式为ρ(AOI)=0.791 1 lgN-3.685 6(R~2=0.802 6),通过2019年5月实际监测的数据进行验证,多种优势藻的AOI预测精度达到63%,米氏凯伦藻AOI的预测精度达到71%.研究表明,利用AOI对藻类赤潮进行预警和评价更快速、简便,可以进一步结合分析藻的群落结构和优势藻占比,预期可提高预警精度.

    2022年02期 v.38;No.184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95 ] |[阅读次数:17 ]
  • 啶虫脒和噻虫嗪对镇海林蛙蝌蚪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姣姣;林玲;郑金香;陈琳慧;耿宝荣;

    采用静态换水法研究了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和噻虫嗪)对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es)蝌蚪的急性毒性,以及对蝌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噻虫嗪对镇海林蛙蝌蚪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96 h-ρ_(LC50))分别为215.83、232.43 mg·L~(-1);二者的毒性皆为低毒级别.在啶虫脒和噻虫嗪作用下,镇海林蛙蝌蚪的SOD活性和T-AOC在短时间和低质量浓度下上升,随着农药质量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其活性受到抑制而逐渐下降.随农药质量浓度上升,MDA含量总体上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啶虫脒和噻虫嗪会改变镇海林蛙蝌蚪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

    2022年02期 v.38;No.184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98 ] |[阅读次数:16 ]
  • 建群蜂进入花序的时机不同对榕-蜂繁殖效益的影响

    张宇豪;陈杨菲;陈友铃;吴文珊;

    榕树和榕小蜂的互惠共生关系在长期的适应性进化中形成.探明细叶榕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verticillata)在花序发育的不同时机进入花序内,是否对榕-蜂共生系统的繁殖效益产生影响.通过人工控制传粉榕小蜂进入花序时机,确定了细叶榕雌花期时长为7 d;从进蜂率、榕-蜂繁殖效率可以看出,雌花期中期为最佳进蜂时机.雌花期初期和末期进蜂,均导致进蜂率、造瘿数(主要是雌蜂数)、子代体长的极显著下降,性比极显著上升,而在雌花期末期进蜂的榕果的结实率(9.05%)较初期(22.02%)极显著下降.研究结果明确了细叶榕花序不同时机进蜂,结实率和造瘿率均表现为由低升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

    2022年02期 v.38;No.184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16 ]

地理与旅游科学

  • 福建省城市公交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

    吴茜;刘菊梅;叶士琳;

    公交效率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结构具有深远影响,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定量测度2013-2018年福建省城市公交效率水平,并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省城市公交效率总体呈现低水平缓慢增长态势,且其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2)城市公交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部经济发展带效率较高,西部相对贫困山地地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交效率较低;(3)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纯技术效率变化的上升和技术进步是其主要原因;(4)各城市公交发展速度分异较为明显,北部和中南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中部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研究有助于丰富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公交效率研究案例,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年02期 v.38;No.184 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669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POI数据的福州市公共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吴嘉丽;骆培聪;叶珊珊;苏小明;郑佳铃;

    以福建福州市为例,在梳理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相关应用的实证研究、交通设施空间格局、集聚和扩散机理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高德地图采用Python自主获取的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POI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和局域Getis-Ord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一步揭示其重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公共交通设施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格局,“东进南下”的城市发展轴;(2)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并呈现出“核心-外围”从高到低的圈层式结构,其中核密度最大集中于福州市中心鼓楼区、台江区,并以其为核心向外逐渐扩散呈点状分布;(3)公共交通设施热点区域集聚于福州市中心,冷点区域则集聚于新城区滨海城市—长乐区;(4)福州市主要城区公共交通设施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地形条件、规划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2022年02期 v.38;No.184 81-9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1181 ] |[阅读次数:12 ]
  • 闽三角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与赤潮危险度评估

    陈瑶;林广发;邹晓梅;江辉仙;陈志彪;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5—2019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活性磷酸盐(PO_4~(3-)-P)和无机氮(DIN)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流径流对闽三角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枯水期最高,平水期最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近岸高,向外海逐渐降低的特征,这5年期间营养盐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漳州海域PO_4~(3-)-P含量有所上升.氮磷比的季节变化特征与营养盐含量相反,表现为丰水期最高,枯水期最低.采用基于营养盐的闽三角海域常见赤潮藻种中肋骨条藻赤潮危险度评估方法,计算得到闽三角海域赤潮危险度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历史赤潮多发区与营养盐高值区、赤潮高危险区基本一致.

    2022年02期 v.38;No.184 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455 ] |[阅读次数:14 ]
  • 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开发潜力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

    李鹏;邱琬钧;虞虎;王英杰;黄栋;张梦娜;

    海洋旅游资源是海洋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海洋旅游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辽宁省海洋旅游资源空间定位与分析,尝试将海洋旅游资源划分为滨海观光、滨海文化、滨海生态、滨海乡村4大专题旅游功能区;然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多尺度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探索了各网格单元内旅游功能及开发潜力;最后,针对全省滨海旅游地、旅游资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关于辽宁省海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2年02期 v.38;No.184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606 ] |[阅读次数:13 ]
  • 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基因的居民认同及适应研究

    高莹芳;林岚;胡慧;李文言;

    通过构建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基因的分类体系,设计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量表,基于574份福州居民问卷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福州居民对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基因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特征及群体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三坊七巷传承的传统文化基因类型丰富,拥有2个大类、18个亚类和66个基本类型;(2)福州居民对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基因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普遍较高,不存在不认同和不适应;但存在“非常认同-整合”型、“比较认同-同化”型和“一般认同-分离”型等三类居民,其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表现一些共性和局部差异性特征;(3)三坊七巷存在建筑实体要素保护好,但一些蕴含文化意义表征的文化传承尚有欠缺,居民对于一些表征文化意义并不完全理解,说明实体保护与文化意义传承仍有一定的分离;(4)居民到三坊七巷具身实践的文化意义普遍较低,居民的认知、情感与其具身的真实实践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状态.提出表征文化和非表征文化应共同保护,才有利于三坊七巷实体景观保护与文化意义持续有效的传承.

    2022年02期 v.38;No.184 10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859 ] |[阅读次数:11 ]
  • 下载本期数据